咨询电话

13611188164

明疏通大运河(大运河贯通)

发布日期:2022-10-17 19:48 来源:[db:出处] 本文有5600个文字,大小约为17KB,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
摘要:

朱棣开凿什么运河 朱棣没有开凿运河,他只是将京杭大运河疏浚了 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建造的 朱棣要迁都北京,但当时经济重心南移了,主要产粮地都在南方,当年朱元璋从海路...

朱棣开凿什么运河

明疏通大运河(大运河贯通)

朱棣没有开凿运河,他只是将京杭大运河疏浚了

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建造的

朱棣要迁都北京,但当时经济重心南移了,主要产粮地都在南方,当年朱元璋从海路运,又麻烦损失又大。所以朱棣疏浚了京杭大运河,方便南方运粮到北京

你可以去看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第二册第三章:帝王的抉择

需要电子书去明朝那些事儿贴吧,有很多下载帖

书里的内容我贴在这里:

我们知道,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为控制北方边界,保证国家安全。按说迁都就能解决这一问题,但诸位想过没有,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须的。

那就是粮食。

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,而迁都必然会有很多人口涌入(中国人向来有往大城市跑的习惯),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粮食,而且要控制边界,就必须养着大批士兵,虽然明朝实现了军屯(军人平时种地,战时打仗),能够解决部分军队的粮食问题,但京城的精锐部队(如三大营)是不种地的,这么多人吃什么,总不能喝西北风吧。

更严重的问题在于,仅仅保证北平士兵百姓的粮食还不够,因为明朝政府将来可能会经常出去慰问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邻居,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,所谓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派十万人去打仗,你就要准备十万人的粮食,而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是绝对不足以保障这些行动的。

可能有人会说,这算什么难题,从南方产粮区运输粮食到北方不就行了?

如果你这样想,那就恭喜你了,你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。

粮食问题之所以成为迁都的最大障碍,难就难在运输上,在那个年代,既没有火车汽车,也没有飞机,要运送粮食只能靠人力,今天我们搭乘现代化交通工具从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费不少时间,而当年的人们走一趟要花一个多月,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,那就是运输粮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。无论他们多么尽忠职守,你也应该有一个清醒地认识: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的粮食之前,是绝对不会饿死的。

所以如果你找人从陆路上运输粮食,你就必须额外准备运输者的口粮,让他推两辆粮车上路,运一辆,吃一辆,等到了目的地,交出还没有吃完的那部分,就算交差了。而你额外准备的那部分口粮可能比他运过去的粮食还要多。

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长期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物资,那么等待这个政府的命运只有一个——破产。

所以,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——河运(又称漕运)。

是啊,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,答案很简单嘛,用船来运输粮食不就能又快又多的完成运输任务吗?那你干嘛还要兜那么大的圈子呢?

我可以保证,绝对没有戏弄大家的意思,关于这个问题,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:

不通

在当时,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,运河栓塞,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了极大的不便,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陆两用型,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。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,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,需要从南方向辽东、北平一带调集军粮,但河运不通,无奈之下,只好取道海路,经渤海运输,绕远路不说,还因为风浪太大,很不安全,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

可是修整河道决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,大家应该还记得,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。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点投入的项目。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。而且万一花钱太多,动摇了国家根本,问题可就严重了(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),所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,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。

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。

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,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,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。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,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。

永乐九年(1411),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,以保证河道的畅通,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,他完成了任务,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,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,所谓“南极江口,北尽大通桥,运道三千余里”,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。

大明最后能迁都成功,是因为哪位山东老农,他都做了什么?

明疏通大运河(大运河贯通)

说起明朝二百多年的风云变幻,朱棣迁都北京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大明迁都北京后, 极大地威慑了北方游牧民族,再加上江南财富的加持,终于形成了“会西北之戎马,用东南之财富,无敌于天下”的永乐盛世。

然而,朱棣迁都北京并不容易。明朝开国后,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,一直处于歇菜状态,以至于在畅销读物《明朝那些事》中,作者当年明月毫不客气地吐槽明朝的漕运就是两个字:“不通”!

没有畅通的漕运,何谈漕粮运输。这个关乎明朝经济基础的重要问题,一度成为了困扰朱棣迁都的瓶颈,直到一位平民老头的出现,才将这个影响迁都的世纪难题迎刃而解。

那么,这个圆了朱棣的迁都梦的平民老头,究竟是谁呢?

一、漕运之苦

要说这位帮助朱棣迁都的平民功臣,还得从明初的疯狂基建说起。

早在朱棣登基前,朱元璋就已经当了一次基建狂魔。这位大明的开国之君,不但在全国修筑了四万多堤坝,还整治了四千处河道,算是将拉动GDP的大小工程几乎干了个遍。

然而,这么多工程中,偏偏没有治理京杭大运河的身影。这并非朱元璋不想疏通运河,而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淤塞,本身就是元朝人留下的大坑。

在京杭大运河中,最核心的一段是会通河。当初元朝人开凿这段运河时,犯了一个地势选择不合理的错误。从天井闸往北流的水,所经过的地区中间地势高,两边地势低,这其中又以南旺一带的地势落差最为严重。

因此,每逢枯水季,南旺一带经常浅阻,使漕运无法进行,直接影响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能力。

二、白英治河

大运河的先天缺陷,带给了朱棣无尽的烦恼。为了顺利完成迁都,朱棣不惜在永乐九年,派宋礼带领30万民夫治理会通河,此后宋礼带着人拓宽全河,又将河床加深了3尺,却始终无法解决南旺一带浅阻的问题。

就在30万民夫束手无策之际,一位名叫白英的平民,向明王朝献上了一条治理会通河的妙计。白英建议宋礼带人沿着运河,修筑“南旺水柜”。然后以汶河为水源,在运河高点东平修筑戴村坝,并将汶河的水汇集至此,向西注入“南旺水柜”。

这之后,再对“南旺水柜”的水进行分流,使十分之六的水向北流到临清,汇入卫河;另外十分之四的水向南流到济宁,汇入泗水和淮河,这样便能一举解决大运河浅阻的问题。

可以说,白英独具特色的巧妙设计,不仅有效填补了元朝人留下的大坑,还开启了大运河水流“自动化”的新纪元。从此后,大运河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时代,开始以“水柜”设计调节水量,开创了水利史上的一大先河。

不仅如此,白英还结合他长期的实践经验,向宋礼提出了加高山东西部一段运河的河床,使运河河床高于流经此地的黄河,从而保证了黄河泥沙无法流入运河,有效解决了几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黄河泥沙淤塞运河问题。

在白英的巧妙设计下,整个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终于完成了全线疏通。有了京杭大运河这条运输大动脉后,明王朝再也不用通过海运来运输南北货物。江南每年运往北京的四百万石粮食,全部通过京杭大运河一键直达,困扰朱棣迁都的瓶颈,就这么在平民白英手中完美解决。

更为重要的是,有了畅通的京杭大运河,南北人员往来日益频繁,带动了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。而随着南北经济交流与商贸往来不断,也促使明王朝的国力不断腾飞,从而走向了新的辉煌。

三、造福后世

明王朝靠着大运河迎来经济腾飞时候可能不会想到,白英巧疏会通河的奇特设计,不仅让大运河成为了明代经济发展的助推器,还在几百年后的清代,惊羡了慕名而来的外国人。

据《英使谒见乾隆纪实》记载,当年外国公使的船队走到会通河段最高点时,看到汶河河道与运河河道在这里成直角交叉,两河一条向北流,一条向南流,当地传说如果在这里抛一束棍棒,那么棍棒也会随着水流分成南北两个方向。

古老的传说引起了外国人强烈的好奇,在《荷使初访中国记》中,就记载了外国友人们,在南旺附近投了九根小木棍到河中,结果真的有六根木棍流到北面,另外三根流到了南面。

巧妙的治河设计,不禁让英国使者与荷兰使者叹为观止。而汶河在白英的打造下,呈现出的“三分下江南,七分朝天子(北行)”的分水流向,更是让大运河在清代继续发挥着南粮北运的重要作用,不断造福后世百姓。

堪称明朝第一人的朱棣,一生中有哪些重大功绩?

明疏通大运河(大运河贯通)

朱棣一生中有这些重大功绩:派郑和下西洋、在贵州和越南设省、编录《永乐大典》、迁都北京等。1370年,朱棣被封为燕王。其在位期间,延续洪武政策,政治上改革官僚体制,迁都北京,军事上征战蒙古,占领安南,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,民生上疏通大运河。

一、朱棣在政治上的功绩

朱棣加强了削藩的力度,不断削弱宗室的实力,加强了皇权;设内阁和东厂,恢复洪武时期废除的锦衣卫;称帝后,由于朱棣封王期间在北平发展,势力、政权在该地较稳定,故迁都北京,逐渐将北京打造成一座远近闻名、繁华的国际大都市,为现世北京的发展奠定基础。随后,在北京打造了故宫、天坛、太庙等建筑,紫禁城也由此而来。

二、朱棣在外交、文化上的功绩

朱棣最不可让人忽视的功绩是派郑和七下西洋。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达出海禁令,朱棣反其道而行之,主动派郑和等两百多人组成船队七下西洋,与沿途国家发展友好的国际关系,同时也传扬了大明王朝在世界的威名,进一步扩大了明朝在世界的影响力。通过航海,还促进了明朝与西洋各国的商业贸易往来,发展了经济。朱棣主持编录《永乐大典》,收录了自先秦至明初的各类文献。

朱棣的功绩远远不止文中提及的这些,文中介绍的只是他功绩的冰山一角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查找详细的资料去了解。朱棣的这些功绩给明朝创造了“永乐盛世”,使大明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国,国力强盛、国家繁荣、百姓和乐。可惜朱棣在位仅22年,若他在位时间久一些,当时的明朝就可再繁荣一段时间。

兴修大运河明明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,朱棣为什么还非要修大运河呢?

朱棣即位以后没有几年的功夫,就开始了一项大工程——兴修大运河。可是治理河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,隋炀帝就因为兴修大运河而背上了千古的骂名。朱棣是个聪明人,他明知道兴修运河风险这么高,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呢?

在笔者看来,朱棣修大运河其实是经过了考量与谋划以后才做出的决定,绝非一时头脑发热才这么干的。因为确实有现实的需要,所以才要这么做。

我们都知道,朱棣是通过篡位才得到皇位的,所以为了巩固统治,在即位以后他杀了很多建文朝的忠臣,制造了很多的冤案惨案。这么一来,在以国都南京为中心的南方地区,民众出现了大规模的恐慌情绪,传来了很多反对朱棣的声音。而建文帝又下落不明,又有人数次想要行刺朱棣,仿佛建文帝随时会卷土重来。

在这种背景下,朱棣在南京实在是待不下去了,他很想把国都迁到自己的大本营北平。可是有一个现实因素却制约着他这个想法:国都迁移,就意味着国家的政治中心的转移,那么随之而来的整个权力机构,行政人员的搬迁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。而且迁都以后,新的国都势必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。所以国都必须有能力养活这些人,也就意味着粮食储备一定要足够。

但是遗憾的是,北平做不到养活这么多的人。当时明朝的经济中心在南方,北方产粮很少,本来就不足以供给北方大量的军民,再加上这么多人,势必会造成经济的瘫痪。

所以朱棣要想迁都,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。既然南方有粮,那就直接往北方运不就行了。可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
当时南方粮食要想运到北方,主要有三种途径。第一种陆路运输。但是这种运输方式成本非常高,而且运输量很小,显然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。

第二种运河运输,通过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来运输粮食。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,可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。由于黄河经常泛滥,再加上运河部分河道堵塞,所以实际能够承载的运输量很小。

第三种就是海运,这也是朱元璋时期往北方运粮一种最主要的方法。据记载:“洪武中,航海侯张赫、舳舻侯朱寿俱以海运功封,岁运粮七十万石,止给辽左一方”。但是这种运输方式有一个弊端,就是损毁率很高。

据《明史》记载:“海运险远多失亡,而河运则由江、准达阳武,发山西、河南丁夫,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,历八递运所,民苦其劳。”这就说明了当时运送粮食艰难的局面。

但是朱棣想要迁都的想法非常的迫切,他此时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。那就是疏通大运河,打通这条贯通南北的交通运输线。即使为此花费巨大的代价,他也在所不惜。

既然决心已定,那么找谁来完成这个使命就成了关键之处。朱棣选的这个人叫做宋礼,当时担任工部尚书。由工部尚书来干这件事,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。

宋礼接到任务以后,一刻也不敢耽误。经过实地考察以后,他确定了一个方案:引出汶上河的水注入会通河和大清河,然后再引入南旺河。在南旺河沿段修筑闸门,用来调节水位。这么一来,运河所有河段最容易搁浅的南旺河段变得畅通无阻。宋礼也不辱使命,造成了他的任务。

《明史宋礼传》记载:“凡发山东及徐州、应天、镇江民三十万,蠲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,二十旬而工程”。

之后又在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下,疏通了会通河段,解决了这一河段黄河水灾频繁,进而影响河道的问题。

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:“自是河循胡道,与会通河合而河南之水患息矣”。

最后在陈瑄的主持下,大运河南段清江浦等河道也得到了治理。至此,大运河南北全段河道治理工作全部完成,明朝的运粮方式也全部改为河运。

到了这个时候,朱棣的心头大事总算解决。有了大运河作为北方的物质保障,朱棣总算可以放心地去安排国都北迁的事情了。

明代对疏通运河交通是怎么重视的?

从朱元璋、朱棣开始,除开辟海运和利用陆路运输外,还着力疏浚运河,以保持一条自南京到北京的漕运线,以解决南粮北运问题。经过明朝的修整,运河成为一条南北长约2000公里的漕运线,其与东西数千里的北部边防线形成直角,交会于北京,“漕运线和边防线的关系,如同人身的大动脉,如果没有它,边防线就失去了生命力”。有了它,专门担任运输的军队和船只就可以将国防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,这对巩固边防和出军作战,都起了重大作用。

明疏通大运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大运河贯通、明疏通大运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
上一篇:挖机疏通运河(运河搁浅挖掘机) 下一篇:大运河疏通的价值(开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)